7月30日,我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受阅官兵列阵沙场,以战斗姿态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陆上作战、信息作战、特种作战、防空反导、海上作战、空中作战、综合保障、反恐维稳、战略打击共9个主要作战群依次接受检阅。
据了解,这次阅兵共分为28个地面方队。阅兵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中部战区陆军副参谋长李明介绍,这次阅兵采取群队式编组,从实战出发,根据战斗需求编组,打破了原有阅兵单一兵种编组的限制,体现出信息化联合作战。阅兵地点也从天安门转向朱日和训练基地,由广场阅兵变为实战化沙场阅兵。
“沙场阅兵是一次历史性的创新。”阅兵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中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王瑞成说,刚经历实战化训练的官兵们征尘未洗、集结列阵,以战斗的姿态接受检阅,从设计、编成、流程都体现出浓浓的“战味”“野味”。
往年历次阅兵,官兵们都是面带微笑、装备干净锃亮,而这次,官兵们全副武装,脸上充满英武之气,刚从训练场上下来的装备外观遍布泥沙,犹如刚刚经历了一场战斗。“这是一次由礼仪式阅兵向打仗式阅兵的转变,展示了改革强军后的部队战斗力,体现了中国军队向世界一流军队迈进的气势。”王瑞成说。
此外,这次受阅队形也做出了相应调整。护旗方队呈楔形,突出了党旗、国旗、军旗三面旗帜。特种兵方队30辆全地形车组成箭簇形,体现了特种兵箭在弦上,时刻准备战斗的决心。敬礼角度也由原来的15度抬高到30度。“摆头角度的改变体现了我军在习主席改革强军目标引领下的自信和自豪。”李明说。
战略打击群:维护国家和平的王牌
核常兼备,全域慑战。在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中,由火箭军1个部队方队和4个导弹方队、5型导弹组成的战略打击群,以“压轴”方式光荣地接受检阅。
壮阔的火箭军部队方队行进在最前列。接受检阅的360名官兵,有的来自导弹发射号位,有的来自国防施工一线,有的来自院校课堂。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紧随其后的核常兼备导弹方队,受阅的东风—26导弹,能够跨区域无依托机动发射,可对陆上固定目标和大型水面移动目标实施中远程精确打击。
第三个受阅的是常规导弹第1方队。接受检阅的这型导弹是打击舰船目标的陆基弹道导弹,具有慑控范围广、突防能力强、寻找跟踪目标准等特点,也是第二次出现在阅兵场。
接着,常规导弹第2方队通过检阅台。受阅的是东风—16改常规导弹,它的命中精度高、毁伤能力大、反应速度快,能够对敌要害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最后接受检阅的是核导弹方队。受阅的两型战略核导弹,是我国大国地位、国防实力的显著标志。
从常规导弹到核常导弹,从中程导弹到洲际导弹,受阅的火箭军,展示了我国慑战能战止战胜战的战略制衡能力,为共和国筑起坚不可摧的和平盾牌。
从第二炮兵到火箭军跨越转型,从“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殷切嘱托到“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的铿锵号令,火箭军牢记强军目标,加紧备战强能,部队建设发展迎来新的机遇,踏上强军兴军新的征程。
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