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面类中的狐与狸

日本面类中的狐与狸

作为哺乳纲中一大分支代表的食肉目主要分为两大亚目,分别是猫型亚目和犬型亚目。其中犬科动物则是犬型亚目的代表分支。

食肉目的进化分支

犬科在早期的物种分类中,划分为「犬亚科」和「狐亚科」两个分支。其中以犬亚科物种为多。随着科学飞速地发展,人们对DNA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以基因与蛋白质的比对分析为基础的「分子系统发生学」成为了最严谨的物种分类依据,很多早期的分类与物种的进化历程得到了更精确的修订。犬科动物也得到了分支的修正。现在被划分为「犬亚科」、「狐亚科」和「薮犬亚科」三个进化分支。原犬亚科的一些属被重新划分到狐科与新增的薮犬科之中,现在狐亚变成了犬科中最庞大的分支。

日语中的「狸」,其实就是中文里的「貉」,读音 「hé」,而在古代读音曾为「mò」,另外还有「háo」的读音不太常用。成语「一丘之貉」说的就是它。

日语中的狸就是貉

貉是犬科→狐亚科→貉属这一分支,在早期分类中貉属是归在犬亚科之下的,后来经过DNA鉴定,发现貉的进化分支应该是狐亚科这一脉的。貉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整个犬科动物,唯一有冬眠习性的一类。但也不是所有的貉都会冬眠,当食物充足且温度不太低的时候,也可以不冬眠的。貉长得有点像浣熊,但它和浣熊的血缘并不近。作为曾在《 狸汁里有狸肉吗? 》一文中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既然日语中的「狸」是中文的「貉」,那么日语中的「狢」(むじな)又是指什么呢?日语中的狢也可以写为貉,但与中文里的貉意思又不太一样。正如中文古语中的狸一样,日语里的狢也不是指代一种动物,而是以獾为主,长相类似的动物。这里也包括中文的貉,另外还有果子狸。现在日语中狢基本是獾的民间俗称,獾的日语正式名为「穴熊」(あなぐま)。

獾的日文名为穴熊,民间俗称狢

看到这里如果你已经混乱,作者已经准备了中日语义对照表。

汉字

中文含义

日语含义

狐亚科的部分物种,不局限于狐属。即现在民间俗称的狐狸

与中文的狐基本一致,狐亚科的部分物种的总称

泛指以山猫为代表的山林里的中小型食肉动物,概念较模糊。有时甚至跨越科的分类。现在民间把狐称为狐狸,但实际上狐和狸并不同义

狐亚科貉属的物种,相当于中文的貉

狐亚科貉属的物种,与日语中狸字的概念一致

以獾为代表外形类似的动物,也包括中文的貉、果子狸等,概念较模糊。日语汉字虽然也可以写为貉,但多用狢字

狐、狸、貉的中日文含义对照表

在日本的古代传说中,狐和狸(貉)都是擅长幻术,会变化,性格顽劣如孩童,好捉弄人的妖怪。而且它们的关系非常不融洽,互相看不顺眼。这点在各动漫作品中常有体现,比如《犬夜叉》中的小狐妖七宝和貉妖八卫门狸的恩怨;又比如《鸣人——疾风传》中的一尾守鹤(貉)与九尾九喇嘛(狐)更是针锋相对。

一尾守鹤与九尾九喇嘛

不过在日本传说中,狐的地位比狸(貉)更高一些。一方面是在日本传说中有少数狐修成了大妖怪,而没有特别出名的狸妖,另一方面是狐还有神使的身份,是稻荷大御神的神使,人们也会供奉。另外,类似阴阳师之类的神职也经常会随身带一只小狐妖当仆从。

面料理中的狐与狸

那么在日本的面料理中出现的「狐」和「狸」又代表什么意思呢?

以狐和狸命名的乌冬面、荞麦面料理

狐(きつね)

在日本,有一种油炸薄切豆腐的加工品,称为「油揚げ」(あぶらあげ),传闻狐最喜欢吃这种东西。人们也会供奉这种油扬给作为稻荷大御神神使的狐仙。因此油揚げ又称为「稲荷揚げ」或「狐揚げ」。

油扬是一种薄切豆腐经油炸后的加工品

而油扬经过调理后,作为面类料理的配菜时,该面料理就被称为「狐○○」。比如狐饂飩、狐蕎麦。油扬作为加工品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在使用时需要经过二次调理。首先要用开水烫一下,把多余的油浸出。这一步工序称为「油抜き」。然后再用酱油、味醂、砂糖来煮,油扬很容易吸收汤汁,所以入味、着色都很快,并不需要久煮,否则还会损失韧性的口感。

狐荞麦面

狸(たぬき)

在还没有油温计的过去,传统炸天妇罗时,习惯在开炸之前,用筷子沾一点面糊甩到油锅里面,通过观察面糊的状态来判断油温。而炸出来的这些油渣,就称为「 天滓」(てんかす)。起初这些天滓只为测试油温的废弃产物,并没有被利用。后来,人们发现这些油渣也是苏脆可口,便开始专门去制作它们。由于不再是天妇罗的附属产物,也就有了专属的名称,称为「 揚げ玉」(あげたま)。天滓和扬玉没有本质区别,可以说就是同一种东西。据「 NHK放送文化研究所」于2003年的调查:68%的受访人士习惯使用传统名称「天滓」,而使用正式名称「揚げ玉」的人约占29%,另有少数人群称为「揚げ滓」。

天滓又称扬玉就是炸面浆的油渣副产品

而使用扬玉作为面料理配菜的,就称为「狸○○」。比如狸饂飩、狸蕎麦等。扬玉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再次调理,毕竟它的卖点就只是苏脆的口感。狐喜欢吃油扬,所以油扬当作配菜的称为狐○○,那么为什么加了天滓的面要称为狸○○呢?天滓是天妇罗的副产品,而天妇罗把主要食材去掉,只炸面浆就是「たね」抜き(ぬき)。「たぬき」就是这个谐音梗。

狸荞麦面

狢(むじな)

如上文所述日语中的「狢」是指獾及长得像獾的动物的民间俗称(獾的正式日语名称是穴熊)。那么「狢○○」又是什么面呢?实际上狢面料理是狐与狸的结合。配菜即放油扬,又放扬玉。比如「狢蕎麦」、「狢饂飩」。

油扬与扬玉都放的称为狢荞麦面

总结来说:狐○○就是搭配油扬的面料理,而狸○○就是搭配扬玉的面料理,两者皆配的就是狢○○。不过上述规则关西地区例外……

地域差异性

上文介绍的狐○○和狸○○的解释,基本上在日本全国通用。但在京都和大阪为首的关西地区例外。一个是日本的旧都,一个是关西的代表府,这两大关西势力一向与关东文化不合,什么事都要唱个反调。在面料理的称谓上也有自己的一套规则。

关西不存在「狐蕎麦」和「狸饂飩」

在关西油扬搭配乌冬面时,称为「狐饂飩」(关西方言读成けつね或しのだ而不是きつね)。而油扬搭配荞麦面时,则称为「狸蕎麦」。

所以在关西无论狐还是狸,配菜都是油扬。只是与乌冬面结合时称为狐,而与荞麦面结合时称为狸。所以关西地区并没有狐荞麦面和狸乌冬面这样的东西。

PS:而在京都又是例外中的例外

但到了 京都又不一样,京都的狸○○完全是另一道面料理。虽然也是以油扬当配菜,但不是整片的甜煮油扬,而是将油扬切成条状,而且一定要加入京都特产的青葱——九条葱,并浇上以葛根粉勾芡的汤汁。这种调理法制作的,无论是荞麦面还是乌冬面,在京都地区都称为狸。

京都的狸乌冬面

搭配扬玉的面类在关西另有其名

既然搭配油扬的乌冬面和荞麦面,在关西分别叫了狐与狸,那么搭配扬玉的面类在关西叫什么呢?这种配菜的面料理在关西称为「ハイカラ」,很遗憾,这个名称并没有汉字的写法。所以关西以外地区的狸○○在关西称为ハイカラ。比如「ハイカラ蕎麦」、「ハイカラ饂飩」。

刻み○○又是什么鬼?

上文介绍京都版的狸○○时,提到了切成条状的油扬。这种切法在日语中称为「短冊切り」(たんざくぎり)。关西地区用这种短册切的油扬与葱为配菜的面类就称为「刻み」(きざみ)。这么看来,京都的「狸○○」就是改良版的「刻み○○」,区别只是多浇了一层葛根粉调制的芡汁。

关西地区的刻荞麦面

PS:刻み○○的面类,只在关西地区有。关西以外的地区几乎不提供这种短册切的油扬面类,直接上整片方形或三角形的油扬,称为狐○○。

归纳总结

关西地区以外的命名规则很好理解,配油扬的为狐,配扬玉(天滓)的为狸,两者全放的为狢。但看完关西的规则后,相信大家又是一片混乱。没关系,作者又贴心地准备表格帮助大家理清概念。

日本全境(除关西以外地区)

狐○○

以油扬为配菜的面类料理称为狐(狐荞麦面、狐乌冬面)

狸○○

以扬玉为辅料的面类料理称为狸(狸荞麦面、狸乌冬面)

狢○○

同时搭配油扬与扬玉的面类料理称为狢(狢荞麦面、狢乌冬面)

关西以外地区的规则比较好理解

关西地区的命名规则

狐饂飩

以甘煮整片油扬为配菜的乌冬面,仅限乌冬面,不存在狐荞麦面的说法

狸蕎麦

以甘煮整片油扬为配菜的荞麦面,仅限荞麦面,不存在狸乌冬面的说法

ハイカラ○○

以扬玉为配菜的面料理,相当于关西以外地区的狸○○

刻み○○

经短册切的油扬为配菜,再配以青葱为药味的面料理,仅关西地区提供

关西地区的命名规则

京都独有规则:其它规则基本同关西地区。但在京都称为「狸○○」的面类料理,相当于「刻み○○」面类料理的基础上,再浇上以葛根粉勾芡的汤汁的改良版。荞麦面、乌冬面双版本都有,称为「狸蕎麦」、「狸饂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数据